在“产品经济”时代,商品的价值是由“价格”来体现的。而价格则是由制造商品的原材料、零配件、人工费用、管理费用、包装运输费、企业应得利税收入、销售流通费等部分构成的。它们是“硬成本”,是可以看得见、摸得着、能用统计方法计算出来的。而对于产品制造过程中采用的技术、设计等这些看不见、摸不着的属于“智慧劳动”范畴的“软成本”价值多少,是没有包含在内的。
在“商品经济”时代,由于消费者追新意识的增强,新技术含量高、款式设计好的商品,在销售人格上拉开了与技术过时、款式陈旧的商品之间的距离。而新旧产品可能在“硬成本”上是相差不大的。那么,我们把纯粹由于技术和设计所创造出的这部分价值叫做“附加价值”。如果这部分价值超过了“硬成本”,我们就可以将这种商品称为“高附加值”商品。工业设计可以提高经济效益,创造高附加值。
日本在60年代便提出:”工业设计立国”。且许许多多成功的企业家、学者、政治家,都对工业设计的巨大能量惊异。
工业设计的力量令人吃惊。原价3000多元的一款手机,只不过在机壳上镶上一颗钻石,身价陡然上涨到8000多元,这个设计仅一个月就为TCL移动通信带来1个亿的销售收入,TCL移动通信从此敢放言要做国产手机老大。尝到甜头的还有康佳集团,“小画仙”系列和“艺术电视”同样凭借出色的工业设计获得巨大的成功。一台14英寸的“七彩小画仙”所获利润竟超过了21英寸的普通彩电。
1995年-1997年,开创了个人电脑时代的苹果公司股票一路下滑,惨不忍睹,几被收购。公司不得已请回了苹果原CEO史蒂夫·乔布斯。1998年苹果电脑公司正式发布推出了具有全新理念的苹果iMac电脑,将传统PC彼此分离的主机、显示器与音箱融为一体,并摒弃了千篇一律的米黄色外壳,代之以半透明状、五种颜色的彩色外壳。尽管iMac在技术与技能方面并无太多过人之处,且售价比其他电脑高出数百美元,但产品推出市场后,却受到了热烈的欢迎,在美国,当时差不多每隔15秒钟就有一台iMac被售出,苹果公司的股票随之飞速上扬,掀起了一股空前业界狂飙。1998年9月,美国权威市场调查公司PC Data的统计数据表明:上市只有l7天的iMac在8月底迅速跻身美国电脑市场销售排行榜第2名。1998年12月,PC Data报告:在美国市场1998年11月零售和邮购两项排名中,高居榜首,估计占美国PC总销售数量的7.1%和总零售收入的8.2%。
据测算,工业产品外观每投入1美元,可带来1500美元的收益。日本日立公司的数据则更具说服力,该公司每增加1000亿日元的销售收入,工业设计所占的作用占51%,而设备改造的作用只占12%。 Imac的成功显示了工业设计的力量。